绰号“贺小龙”,在战争年代失去了右臂,人称独臂将军,湖北松滋人。又名明言,原名向从炎。
在成都病逝。
贺炳炎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高级将领。1913年生,湖北松滋人。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,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曾任班长、排长、连长、政治指导员、红军中队长、骑兵连连长兼政治指导员、手枪大队大队长、团长、师长等职,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。参加过湘鄂西、湘鄂川黔苏区历次反“围剿 ”和长征。在战斗中负伤被截去右臂,被称为“独臂将军”。抗日战争爆发后,任八路军第120师716团团长,率部挺进同蒲铁路北段的宁武、神池、朔县一带,在敌后发动群众,开展游击战争。1937年10月,指挥716团一部取得雁门关伏击战的胜利,歼灭日军500余人,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。1938年1月起任第120师独立第3支队司令员、第358旅副旅长兼晋绥军区第3分区司令员,率部转战于冀中、冀南、冀鲁豫等地,取得莲子口、板桥等战斗的胜利,领导开辟了大清河 北抗日根据地。1940年参加百团大战,在米峪战斗中歼灭日军1个中队,生俘日军20名。1942年到延安,先后在军事学院和中共中央党校学习。1944年11月奉命率358旅百余名干部同359旅王震部南下,来到处于日、蒋、伪联合包围之中的大悟山地区,与新四军第5师胜利会合,开辟新区。他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,避强击弱,敌占城市我占乡村,不仅站稳了脚根,而且得到迅速发展,部队扩展到1个独立旅4个独立团,领导组建江汉军区,任司令员。抗日战争中,他率部艰苦转战,屡建奇功,为民族独立与解放作出重大贡献。1952年调任西南军区副司令员兼四川省军区司令员。1955年任成都军区司令员,同年9月授上将军衔。解放战争时期,历任晋北野战军副司令员,晋绥军区第3纵队副司令员兼5旅旅长,西北野战军第1纵队副司令员、司令员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历任第1军军长兼青海军区司令员、四川省军区司令员、西南军区副司令员、成都军区司令员、国防委员会委员、第三届全国政协常委、四川省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等职等职。1960年7月在成都病逝。
春,在后坪之战中,红军先后派两个突击组均未拿下制高点,眼看歼敌计划就要落空,贺龙急令:“贺炳炎上!”贺炳炎一跃而起,迅速接近制高点,在中弹的情况下,只身突击成功,并找到两挺机枪和很多手榴弹,远敌用机枪扫射,近敌用手榴弹歼灭,使红军主力得以重新组织反攻,将敌击溃。同年6月,在中堡伏击战中,贺炳炎在火线上接任十八团团长,他与余秋里政委一道指挥部队击退了敌人多次冲锋,保证了主力的歼敌部署。板栗园战斗中,红四师师长受伤,贺炳炎奉命指挥红四师将国民党军八十五师全歼。芭蕉托战役,贺炳炎身先士卒,被誉为“孤胆英雄”。同年11月 19日,红二、六军团在贺龙指挥下,从桑植刘家坪出发,开始长征。贺炳炎任红五师师长。同年12月,在云南瓦屋塘战斗中,贺炳炎右臂第六次负伤被截肢抢救
相关评论